就因前幾日去「原小料理」發現與「原鮨割烹」是同一老闆開的店,想到已一段時間沒去「原鮨割烹」了,於是安排假日家人聚餐,當電話訂位時詢問了一下,才知道之前認識的柚子師傅目前先回小將
幫忙,計畫籌店開展新事業。今則由阿傑師(不知有沒寫錯?)為我們料理,更新部分置於文末!
2020.12.15(第一次)
家人之前在原鮨割烹吃過1次,覺得還不錯,於是今晚再度前往,沒想到一進門遇到了熟識的柚子師傅(朱偉達),原來他離開原工作地點,轉往這裡已達6個月之久了!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87號
電話:(02)2703 4555
營業時間:12:00~14:30 18:00~22:00(週日、一公休)
▲右區板前有15個位子,裡面的包廂另可容納13人,左右2區的包場低消各4萬5千元。自備酒水,開瓶費100元/人。
這裡多以原型食物呈現、多種下酒小菜讓客人吃得盡興,而不以花俏的擺盤取勝。
▲蜆湯 一入內,先來碗熱乎乎的蜆湯暖暖胃
▲鱈場蟹、海膽佐醋凍 醋凍的酸有提高食欲之效
▲生蠔佐果醋 今晚的生蠔很大一顆,肉質也很紮實,個人覺得果醋可再調酸一些!
▲水針魚 柚子師父都已調過味道,所以直接吃即可,但似乎太清淡些!
▲台灣石鯛 上面灑一些紫蘇花
▲赤貝
▲馬頭魚、日本蕪菁 師父特別說明那白色的不是蘿蔔,而是蕪菁。吃起來有點像馬鈴薯略鬆的口感,沒有蘿蔔獨有的味道。
▲鮟鱇魚肝佐西瓜漬物 第1次看到鮟鱇魚肝呈現橘色,柚子師父說這是油脂很豐富才會有的現象,而西瓜漬物很鹹,可搭配著一起吃哦!
▲這裡的特色~就是下酒小菜特別多,分別為:胡瓜漬、烤魟魚翅、烏魚子(有別於傳統製作方法,是採味噌調味)、起司
▲烤起司一入口有明顯的酒味,原來事前有使用味噌、清酒醃過!
▲下酒小菜~酥炸肉鯽魚骨、烤銀杏、葫蘆漬、牛蒡(彩色芝麻)
▲下酒小菜~小九孔(野生) 今晚的下酒小菜多達9種咧!
▲黑鮪握壽司 感覺有微炙過的焦香味,另師父將肉切花,所以吃不到有筋的感覺!
▲白旗魚握壽司
▲鰤魚握壽司 上面也是灑上彩色芝麻(綠色是用菠菜染色...)
▲牛肉佐白松露 白松露給得不手軟哦!
▲很大一顆白松露
▲烤紅喉
▲鮪魚海膽手卷
▲炸目光魚
▲筍湯
▲水果
▲這是隔壁包廂訂作的「生日蛋糕」2500元,看起來真美又澎湃。外以昆布包裹著醋飯,上面鋪滿海膽、鮭魚卵、蝦仁、魚肉做成的花朵~坐在板前的我們視覺先享受囉!
2022.08.13(第二次)
今天由阿傑師為我們料理,午間有1500、2500、3500等價位,我們是訂2500元,坐左區板前座位。
嗯,還是第一次坐在右區板前,其視覺較舒服些!
▲蜆湯 這次改用小杯裝,喜歡的話還可續杯哦!
小菜有醃蘿蔔、小黃瓜...,後面還有丁香魚。比起第1次的小菜,種類少多了。
▲水章魚 薄切章魚觸角,肉質吃起來較軟些;吸盤部份則較脆些
▲真鯛 搭配水果醋、茗荷與蘿蔔泥,一起食用即可
▲紅甘 表皮微炙燒過,搭配日式胡麻油,醋、洋蔥
▲南非鮑 佐松露鴨肝醬,吃起來味道有點妙,還算是不錯的組合!
▲北海道厚岸生蠔 底下的蓴菜,因本身沒味道,所以搭配水果醋可用喝的方式一起享用。
▲鮫鰈 搭配火山鹽,所以吃起來會有微微的硫磺味道
▲下酒小菜~丁香魚
每人都有1份。
可能第1次前來,曾享用過多種小菜,內心多少有些期待....,今等啊等,難免變成小失落。唉,人容易把習慣變成自然啦!
▲炙燒干貝 這干貝真的很大顆哦!一般吃到的干貝是直接炙燒後再以海苔包覆,這顆則是刷上醬汁再炙燒!
▲日本甜蝦握壽司
▲白甘握壽司
▲沖繩野生鮪魚握壽司(採用背部的肉,經醬漬過)
▲真鯛下巴 魚下巴的肉蠻多的!
▲鹿兒島黑鮪大腹握壽司(靠腹部)
▲生筋子丼 生筋子帶有一層薄膜,所以吃起來較脆些。
這是第1次吃丼飯採用生筋子,一般都是直接用鮭魚卵來料理的。
▲蟹肉可樂餅
▲蟹肉裡有加馬鈴薯泥,攪拌後再炸。其實蟹肉這樣料理有點可惜,因被馬鈴薯泥調味遮蓋住原本清甜的味道了!
▲白海膽握壽司 現在夏天是白海膽的季節,雖甘甜度較低些,但海水味較明顯!
▲味噌湯
▲水果及香草籽布丁
後記:
1.第一次用餐~其實我們還吃了一道鮫鰈握壽司,但沒拍到照片啦!或許之前就認識柚子師父,有著熟悉感,整體用餐感覺也很舒適。餐間若有疑問,柚子師父也會答覆或直接拿出準備的食材給客人看,以滿足我們的好奇心!
2.第二次用餐~訂位時就知道原先認識的師傅離職了,所以心裡已有準備。整體用餐感覺、食材料理仍是不錯的!
延伸閱讀~
【鮨七海】2019米其林指南餐盤推薦日本料理店~採雙主廚喲!
【樂山割烹壽司】阿山師於林森北路重新開張(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