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大稻埕市集附近,今年1月才開幕的EIKA盈科, 8月就獲得米其林一星的榮譽。其實稗田良平主廚10年前從日本調派來台,擔任祥雲龍吟料理長時就有響噹噹的名號,當時很難訂位,無緣品嚐美食,這次來到盈科也算彌補心中的遺憾!
▲盈科1樓是迎賓大廳,有著長條桌,天井日式造景及洗手間。一入內服務人員給予1小杯無酒精飲品,有著淡淡的桂花香味
▲2樓為用餐區(4人桌*2、2人桌*4)及開放式廚房 (照片來自官網)
▲3樓為包廂區1間(4~7人) (照片來自官網)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58號
電話:(02)2550 6863
價位:8800元/人 ,加1成
營業時間:18:00~23:00(週一、二公休)
▲朋友帶來的2005年的紅酒及2007年白酒,搭配今晚的好料!
▲鹹豆漿
用餐區採黑色低調的風格,但在設計時似乎沒考慮到吸音的問題,各桌的交談聲此起彼落,連對角線那桌客人在沒降低音量時也能聽的清楚,反而干擾服務人員在說菜時常有聽不清楚的窘狀。忘了碗裡是什麼,然後加入自製豆漿,所以喝起來酸酸鹹鹹的。
說真的,第一道鹹豆漿味道不太習慣,大家一入口的反應是帶點衝擊的「怪」、「不太能接受」。(個人本身就不是很喜歡鹹豆漿,所以只喝過1、2口加過醋、辣油或蛋或油條的經驗)
查了資料~原來盈科是使用台灣的黃豆+小魚乾,以發酵的白菜醋汁來提味、點綴。現在才想起,對哦,隱約有聽到發酵的白菜醋汁,但因沒喝過稍酸味道的豆漿,所以一開始有點難接受。猜想~主廚或許想用略有酸度的鹹豆漿來開胃吧!
▲茄子/ 菇 /海膽
下方是炸過的茄子,分別佐自製發酵的波特菇、北海道赤海膽。
個人蠻喜歡炸茄子的口感,分別搭配不同食材,一口吃下,有著不同的口感與味道。但也有人覺得像是各別獨立的食材,料理沒有融合在一起的感覺。
▲柿子/花生豆腐
新鮮的柿子+濃郁的花生豆腐,一口吃下即可。
沒想到大家的注意力反而在~花生上,在介紹時有股衝動就想拿起花生來配酒喝,但服務人員提醒-這花生是裝飾用,後面還有很多道料理啦!
▲生筋子/冬瓜
生筋子有處理過,所以不是全生的,佐上方的醋高湯冰沙,吃起來非常爽口
▲季節魚/筊白筍椀物
魚肉大塊又新鮮+台灣東北角的粉搖仔(野生蛤蜊)大且嫩,並以發酵筊白筍+日本石斑魚骨熬製的高湯,喝起來很清甜,與常見的柴魚高湯味道不同喲!
▲北寄貝肝醬
這北寄貝相當的大,分切成3部位,可單獨吃或佐中間的肝醬或左上角的蓬萊米粥一起食用。貝肉相當的嫩且有甜味,可見得相當新鮮。
那蓬萊米粥蠻酸的,也較濕軟,與一般吃到的醋飯感覺完全不同。
▲秋季生魚片
▲日本真鯛
蠻喜歡這道料理~真鯛的魚肉、魚皮,經過醋漬,清爽又對味
▲日本鰆魚
表皮微炙燒過,搭配自製發酵的蕃茄汁、清酒梅子醬汁...,但似乎吃到魚皮部份有點苦苦的感覺,不知是否因炙燒過的關係?
▲食材 里芋/ 米麴
▲赤芋/米麴/魚子醬
蠻喜歡這道料理的組合,以米麴與里芋做成醬汁,而芋頭香味+魚子醬的鹹味,再以小湯匙挖下一起食用,整體感覺很合拍。
▲香魚/小黃瓜
第1次看到這麼小的香魚,吃的時候可沾所附的小黃瓜汁(沒拍到),吃起來會有清爽的感覺。
雖說小香魚可整條直接吃下去,但仍有些小刺無法咀嚼吞下,所以還是把它取出較安全些!
▲鰻魚/西瓜/芝麻葉
先吃一口包著芝麻葉的鰻魚,覺得有點點膩口,才注意到下方碗內有紅色的食材,一開始還以為是蕃茄呢(因聽不清楚介紹內容),原來是西瓜啦,夾了一些放入芝麻葉中,發現這道料理變清爽多了。
▲龍蝦/辣椒/小米酒
來自澎湖的彩虹龍蝦(錦繡龍蝦)處理的相當鮮嫩、好吃
▲柴燒胭脂鴨與紅麴
胭脂鴨熟成15天,處理的很嫩,但仍有點筋嚼不爛。我因不敢吃皮,所以切了下來,也有人覺得鴨皮略硬不好咬。
餐後主廚過來打招呼時才知道若有人喜歡吃乳鴿的話,可在訂位時要求更換。
▲烏魚子雙色水果玉米釜飯
一眼看去,充滿水果玉米、色彩鮮豔的釜飯。經服務人員拌勻後盛一小碗,搭配著味噌湯與醃漬小菜,吃起來很清爽,帶有甜味及微微的鹹味。
我們一致都覺得烏魚子放太少了,味道沒那麼明顯 ,也沒記憶點。
說到釜飯,就讓人想到彧割烹的鰻魚釜飯,即使肚子很飽了,那誘人的香味令人想再來一碗呢!
▲仙草與稻草
▲愛文芒果洛神花酥
▲甜點搭配的龍眼花茶
▲柚子糖
本以為是冬瓜糖,一吃才知道是柚子口味呢。
▲本日菜單
用餐完畢,稗田主廚到各桌與客人打招呼,同時拿出本日菜單給每位客人。
後記:
1.盈科採用蠻多台灣與日本食材,喜歡採用熟成與發酵方式(發酵白菜醋汁、發酵波特菇、發酵筊白筍、發酵蕃茄汁...),其料理所搭配與設計,很有個人獨特風格與堅持。
2.外場服務頗細緻,除了介紹料理,隨時會補充礦泉水或汽泡水、倒酒、整理桌面。今晚有2組外國客,聽見服務人員以英文介紹,表示盈科也很重視這一塊的服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