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走步道法~為了保留體力,個人喜歡以騎車或開車方式到步道入口旁,再開始步道之旅...
最近陸續走過虎山環狀步道2次,就因途中曾看到「九五峰」指標,標示著「約1.1公里、35分鐘」,心想改天再來挑戰看看,所以促成了今天前來探路的行程....。沒想到走完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有點被指標給"騙"了~我們走的那一段真的不只35分鐘啦!難道是我們腳力太差嗎?
象山步道5個登山口
(一)靈雲宮登山口
《台北市》六巨石~象山步道入口(靈雲宮登山口),是條較陡俏的階梯
曾走過「靈雲宮登山口」(來回),較陡直,有點累人
(二)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登山口
(三)顏子廟登山口
(四)永春崗登山口
《台北市》一整天的大爆走~挑戰九五峰(虎山步道) &到六巨石(象山步道/永春崗登山口)
曾從虎山溪走到九五峰,再到六巨石,折回一線天,再由永春崗公園回程。
(五)北星寶宮登山口
交通方式:(福德街251巷)
(一)捷運:後山埤站下車後,由中坡南路至福德街步行1100公尺,約15分鐘。
(二)公車:
1.福德國小站下車 :仁愛幹線、257、263、286、651、藍10 。
2.奉天宮站下車 : 信義幹線、46、207、257、263、286、651。
(三)自行開車或機車:松山慈惠堂停車場(30元/時),機車免費(松山慈惠堂或牌樓內的機車格)。
▲黑圈標註(左圈)《台北市》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虎山峰~虎山環狀步道1
黑圈標註(右圈)《台北市》虎山溪步道~虎山環狀步道2
再比對今天外圍標註的藍圈、藍實線,就知道大圈小圈的差別了~
▲藍圈標註及藍色實線,是今天走的路線,最後又走回原出發地(松山慈惠堂)。所以,是傻傻跟著走完上圖的左大半圈~開始有點佩服自己的毅力了!
去程:
從松山慈惠堂旁的"四獸山市民森林"入口出發(09:55)/"虎山溪步道"/ 在"四獸亭"因飄雨略做停留(10:17),經"真光禪寺"(10:38)...看到「九五峰指標」(10:42),經"十方大法禪寺"(11:07)/ "黃蟬園"停留40分鐘,休息兼填肚子(11:27~12:10)/ 到達"九五峰"(13:15~13:26)。
從看到「九五峰35分鐘的指標」起,我們扣除長時間休息外,走了將近110分鐘,天啊!這怎麼回事,走山腰的路徑會變得這麼長、這麼久嗎?
回程:
從"九五峰"(13:26)順著南港山縱走象山步道的"六巨石"(15:36~15:53),
"一線天步道"(16:06),接"永春崗步道",
回到"永春崗登山口"(16:42)。
因機車停在松山慈惠堂的停車場,所以再由永春高中,經永春陂濕地生態公園、林口街, 一路走回松山慈惠堂停車場。(可能因放學時間,U-bike全部被租借完,有點小累的我們只好繼續走10幾分鐘的路程囉!)
開始走步道了
(一)虎山溪步道/黃蟬園/九五峰
▲福德街251巷進入步道入口(左~福德國小,右~7-11),這裡也有機車停車格。
▲今天是由虎山溪步道進入(紅色指標)。而虎山自然步道(藍色指標)也能通哦。
還好,我們在入口處跟這位先生買折疊式登山杖,可收合起來放袋中,再擺進後背包,很方便外出攜帶(之前買的登山杖,收到最短還有67cm,無法放進後背包或24吋以下的行李箱,較不方便攜帶啦)
▲虎山溪步道
▲左側為虎嘯亭
▲白色大花曼陀羅
▲台北玉葉金花
▲杜鵑花
▲水同木 桑科榕屬的植物
▲途經四獸亭
▲扶桑花
▲左轉真光禪寺續行
▲真光禪寺
▲波蘿蜜
▲就是這指標~寫著「九五峰,35分,約1.1公里」,讓我們誤以為「就算難走,才35分鐘,撐一下就會過去」。
沒想到被我們走成110分鐘(有好心的山友帶我們走較不陡的山腰路徑。這是已扣除停留、休息的時間)才到達!
▲順著「九五峰」指標往上走
▲有看到我嗎?名模蜥蜴已擺好pose了!
▲走到這裡,沒任何指標,也不知往左?往右?
後來遇到其他山友,建議我們走左側(主線),往右好像也能通(看路線圖是先往復興園)
▲主線就是地上有「虎山步道」標誌。慢慢摸熟路線後,以後就可走其他小徑~
▲這應該是住家吧?
▲途經十方大法禪寺
▲差點錯過這欄杆處的指標,記得右轉繼續走哦!(若直走,就是回到松山慈惠堂哦!)
▲這指標不大,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繼續往黃蟬園、九五峰方向前進
▲紫背竹芋 這區開滿不少的多年生草本的紫背竹芋
▲欸,這是那兒?怎有股熟悉的感覺~
▲原來是黃蟬園到了,走進來參觀一下,這才發現~~~
▲小木屋貼了一些圖片、文字說明~才驚覺,文中所寫的"易教授"就是大學同學的爸爸啊!我在學生時代和畢業後,曾和同學來過這裡幾次,只是一直不知道這裡就叫「黃蟬園」啊!?
▲30多年前初來此地,就知道易爸爸很熱心、有大愛,每天都會從山下搬一些傢俱、物品、材料...上山修路、蓋小木屋、涼亭...,供山友躲雨、休憩使用。
聽過他那開朗、宏亮的歌聲~將永遠留存心中!
▲黃蟬園利用很多舊物,巧妙地搭建涼亭、小木屋...,且佈置地相當清幽。早期步道沒有整修那麼好的時候,都是靠著熱心人士在幫忙維護,後人才得以享受!
▲黃色大花曼陀羅
▲華八仙
▲睡蓮
▲火鶴花
▲蝴蝶蘭
▲休息了將近40分鐘,暫時填飽肚子,也發個line和同學敘一下舊,就繼續朝九五峰前進~
▲孤挺花
▲在這裡遇另一位山友~阿芬,正在排愛心桐花。
她很熱心的帶我們走山腰路線到九五峰,包含回程走另一條步道(從虎山接到象山),往六巨石、一線天、永春崗登山口...最後回到福德國小。所以才變成將近7小時走了山路+下山後平地部分,總計2萬多步的健走行程~~~
▲這路線雖沒很陡,但也是一直上坡,有時得停下來喘口氣再繼續走!
▲哦!途經此處看到這指標~這方向的虎山古道是挑戰級啊(當然不走這條)!那我們剛剛從黃蟬園繞山腰走過來應該就是普通級吧!
▲依南縱走往信義方向(經九五峰)前進
▲阿芬說,2條路都可到達九五峰,右紅虛線較陡,左紅實線繞山腰。
所以她帶我們走左紅實線~
▲什麼?到九五峰還要30分鐘?那剛剛的指標不是說35分鐘,而且我們已走了好長的一大段....,怎麼還有30分鐘?
當時很不解,腦部有點缺血、頭昏腦脹!回來後才有時間仔細回想~原來走山腰路徑就是較為緩坡,繞較遠的路啦!
▲巴西鳶尾花
▲啥?是往左哦!若沒人帶路,我肯定是走階梯上去。不過應該都可通往九五峰吧~
▲所以這叫秘境耶!我們在叉路處,多數是走較平緩的路徑。
▲白花美洲合歡,又名白絨球
▲水同木
▲差點又要錯過了,這裡要右轉~
▲原來指標在樹幹上啊!
▲走到這裡,臉色變成慘白,還好朋友提醒我先休息一下。
這段路雖然不會陡,但很長~~~
▲這2條紅色實線都可到九五峰,阿芬帶我們走右側。
▲終於~到了。有3條路可上來九五峰的平台上。這條路徑真的較平緩!
▲為了「九五峰」,走了一段比想像中還要久~~~的路
▲手腳並用,採狗爬式登頂
▲九五峰 是南港山系中的最高點,3個紅色醒目大字,是因30多年前體育協會理事長楊森 在95歲(虛歲)時登臨,故取名九五峰(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哇!95歲還能走九五峰,令人佩服不已啊!
▲這麼辛苦才走到這兒,一定要留下紀錄的~
▲九五峰,海拔375公尺
▲通往九五峰平台第二條就是最最最陡的路徑~可能指標上寫35分鐘,都是這種陡上的階梯吧?!
在平台休息的時候,看到一位肢障人士,少了一截小腿,柱著2支拐杖,從這很陡的階梯走了上來,然後再從另一側階梯走下去....。令人驚訝的是~ 他走上來完全沒休息,就直接往走另一條步道回程,且走的比一般人還快。據山友說,他常常來走九五峰,相當厲害呢!看到他克服障礙、柱著拐杖都能上九五峰,除了佩服之心外,我們真的沒有理由再自我設限了,有信心,就一定能達到!
▲回程 ~由九五峰平台,走第三條路下來
(二)途經南港山(小百岳)
▲南港山 110.04.16 再次和同學從北寶星宮往六巨石、一線天,再走到九五峰(此次是反方向走)。
於九五峰回程約100公尺有山友在拍小百岳。原來之前曾經過但沒注意到,所以今天補拍我的第1個小百岳#013南港山,海拔375公尺。
▲繼續往信義方向前進
▲地上現在標註著「四獸山步道」
▲黃色大花曼陀羅
▲今天的天氣霧濛濛的,看不清台北101的全貌。
▲繼續往信義方向前進
▲姬小紋青斑蝶
▲上坡、下坡交織著~剛開始以為會一路下坡回到平地,原來是自己想太多了~怎麼走不完啊?
▲繼續往拇指山方向前進
▲看到這指標,續往信義方向前進(反正非A即B啦!)
▲供奉無極皇帝
▲在平台休息會,依平台指標繼續往右~象山方向前進。
後來知道了,若往左~紫雲街方向,可以接糶米古道
▲平台樹旁,不時有松鼠出沒
▲水鴨腳(秋海棠科)
▲往長壽園方向前進
▲出太陽了,霧氣也漸散
(三)前往六巨石、一線天
▲阿芬說六巨石景觀蠻特別的,建議我們可前往看看,於是下一個目標就是「六巨石」囉!
▲觀音亭
▲繼續往象山方向前進
▲紫背竹芋
▲又走了好遠的路,終於有個涼亭可休息一下~
▲依著六巨石方向前進
▲我們「虎山親山步道」接「象山北星寶宮步道」(紅虛線)
▲地面標註著「象山」
▲象山崗
▲攝影平台
▲攝影平台
▲象山石園 六巨石又名「老萊峽」。
今天如果沒遇到阿芬,我們可能走完九五峰就直接下山,不會來到六巨石了!
▲排隊中,等著爬上後方那顆巨石拍照~
▲最多人排這一顆巨石,因可與台北101同框啦!(說實在,當時站在巨石時,腳底有點發麻~)
▲續走「一線天」
▲光看這巨石,不知它經過多久的造山運動才呈現出如此紋路?
▲剛走過了六巨石、一線天,準備朝著「永春崗步道登山口」前進
(四)永春崗步道登山口返程
▲回頭拍攝這叉路
▲一路下坡,此時膝旁的肌肉已開始隱隱作痛了,所以愈走愈慢!
▲永春崗公園 這裡有公廁、公園平台也有簡易運動設施,環境乾淨又寬闊,整體視覺看起來很是舒服喲!
▲上面就是剛剛途經的永春崗公園
▲繼續往永春高中前進
▲從09:55由虎山溪步道入口開始走,16:42終於走到「永春崗登山口」(回頭拍攝)。
回到平地了~但還沒結束哦,因我的機車是停在松山慈惠堂停車場
後記:
一、原本沒打算走這麼久,所以只帶1瓶水當然是不夠喝,下山後覺得好渴好累人哦!山友阿芬帶我們到附近的林口街吃豆花、蒸肉圓、魚丸、買紅豆餅止渴、止飢。本想騎U-bike回到福德國小,沒想到吃完東西後走回公園,發現居然 一 台 都 沒 有 ,可能放學後,被很多學生租借光了,於是我們只好拖著疲累的身體再走個十來分鐘回到松山慈惠堂停車場,才結束這一整天的行程!
二、喜歡以騎車方式至步道入口旁,再走步道,優點是可省時、省力,唯一缺點就是必須折返回停車處。這次也想知道從六巨石一旁的步道下山的實況,但受限體力及機車停放問題,只能選擇較方便的步道回停車處。於是5/26就過來「圓夢」完成所缺的一角,趁著上半天沒下雨,前來體驗一下《台北市》有點陡俏的階梯~象山步道入口(靈雲宮)到六巨石!
延伸閱讀~
《台北市》內湖區~金面山步道,挑戰大岩壁&剪刀石山,絕對不虛此行!
《台北市》一整天的大暴走~挑戰九五峰(虎山步道) & 六巨石(象山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