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走步道法~為了保留體力,個人喜歡以騎車或開車方式到步道入口旁,再開始步道之旅...
糶(ㄊㄧㄠˋ)米古道是條很短、帶點古意,且短時間就可完成的步道之一。上回5/18從挹翠山莊的「紫雲街步道」入口走起,今天打算從另一步道入口~「德興煤礦坑洞口」走這條500階的古道~
▲糶米古道 (紅線標示) 之「糶米」是來自途中經過一間糶米公廟而得名(糶米即賣米),在當時生活在三張犁的農民,為了節省運送時間與體力,因而捨棄繞遠道的平地路,所以開闢了這條山中小徑。這條小徑建於清道光年間,是早年當地農民往返南港、木柵、深坑、景美等地米糧運送及貿易之用,共有500個石階(也就是360階+140階),全長約400公尺,且幾乎都有樹蔭遮蔽呢。(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今天走的路線~從「德興煤礦坑口」走360階(紅線標示) / 糶米公廟 / 繼續走140階往「新坡嶺」(紅線標示,由下往上走)
交通方式:
一、大臺北公車:藍5搭至泰和公園站,步行500公尺約6分鐘的上坡路至吳興街600巷100弄111號(由德興煤礦坑口進入)
二、汽、機車 :可停到步道入口附近
ps.如果搭公車藍5,又不想來回走太多路,建議由「紫雲街步道」入口進,由「德興煤礦坑口」出!
▲(回頭拍攝)德興煤礦坑口附近可停汽、機車。(但山路較窄,部分路段僅容一部車通過,很難會車哦)
另,一旁的木棧道已修建完成了!
▲新坡嶺糶米古道牌樓
旁邊有1間流動廁所,古道來回時間約1小時,可視狀況使用!
在牌樓前方,也可停汽機車,惟山坡路有斜度,需小心停放哦!
▲之前下過雨,所以路面仍微濕。就先來逛逛煤礦坑口旁的步道及小橋吧!
▲右前方紅紅的,就是牌樓啦!
▲看得出來嗎?有隻不知名的昆蟲耶~
▲從一旁的涼亭往下拍攝~可看到牌樓、流動廁所、小橋、新埤溪...
▲新埤溪有著蓮花、蜻蜓、藻類...,生態非常豐富呢!
▲蓮花
▲蜻蜓
▲蜻蜓
▲開始走古道囉!
▲好特別的葉子哦!
▲這又是另一種
▲很快就會經過財神廟,進來參觀一下吧~
▲財神廟
▲財神廟側面
▲可從財神廟側面的步道回到糶米古道上(其實就在旁邊而已)
▲繼續前行
▲階梯雖濕,但不會滑,算很安全的!
▲地藏殿
▲地藏殿
▲有隻小知名的小蟲,停在樹枝上~
▲人面蜘蛛
▲咦?這是什麼?
▲哇,別有洞天!山上滾下來的大石,經碰撞後形成一個小石洞,常年充滿水氣,裡面偶見蛙類出現,其生態也很豐富呢!
▲古道旁的大石(回頭拍攝)
▲石洞解說圖
▲從這裡就可看到糶米公廟了
▲糶米公廟 就位於古道旁
▲糶米公廟旁的小廣場
▲糶米公廟側面
▲糶米公廟 位於吳興街600巷100弄119號(360階登山口)
▲糶米公廟 傳說百年前賣米挑夫常在過嶺前的大楠樹下歇腳,為感念神明庇佑,眾人相約每挑一擔米過嶺,就預留一碗做為興建土地公廟的基金,這座興建在百年楠樹下的土地公祠,就成為今天的糶米公廟。(資料來源:台北市大地工程處)
▲左牆繪有「三請孔明」
▲右牆繪有「渭水河」
▲回到古道上的指標處
▲指標旁貼出公告~拇指山步道全線多處損壞,正進行修繕,現全線封閉中!
▲拇指山步道封閉及告示牌位置圖
▲糶米公廟 這裡就位於第360階
▲繼續往新坡嶺前進
▲供奉老山神牌位
▲新坡嶺糶米公廟牌樓 這條就是糶米古道,到此500階!
其實糶米古道真的不長,走在古道中2旁幾乎都有樹蔭可遮,是條很輕鬆、好走的步道喲!
延伸閱讀~
《台北市》士林區~絹絲瀑布步道,從幽靜小徑到遼闊草原,完全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