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前曾聽說~司馬庫斯是最接近上帝的部落,也是台灣最美的仙境之一,但路很難走、很辛苦....,所以一直存著觀望的態度。
這2年,多次參加國內旅遊,偶而聽到領隊推薦「司馬庫斯」,於是開始打聽、關注了起來,在確定巨木群步道不是那麼難走的情況下,選定進行家庭旅遊。這次報名雄獅旅遊【新竹】巨木林立的故鄉~司馬庫斯部落二日,是搭乘8人座小巴,車輛很新、坐起來很舒服,但整個路程非常遙遠,從台北到達目的地約4.5小時,愈接近司馬庫斯的山路愈顛簸~
Q:行前要注意那些事項?
A:行前注意事項,包含氣溫、服裝建議、個人(盥洗)用品及自主體能訓練
行前注意事項:
一、司馬庫斯氣溫 出發前務必再確認氣溫的變化。10/26、27這2天約介於10~18℃ ,涼爽但不至於到非常寒冷。
二、服裝:早晚溫差大,除了去餐廳吃飯外,多數時候走山路進行生態、部落巡禮或巨木群步道,會愈走愈熱的。可準備短袖或薄長袖、薄外套、中厚外套,以穿脫方便為主。
三、鞋子:步鞋、球鞋、健走鞋或登山鞋(雨天建議穿雨鞋),能防滑就行。儘量要能綁鞋帶,不要穿便鞋,因為下坡時腳趾容易往前頂到鞋尖。
四、可自備登山杖,也可在司馬庫斯的「補給站」買竹杖100元/根,或撿樹枝替代。
五、自備暈車藥、沐浴乳、洗髮精、牙刷、牙膏、防曬用品或雨具...。不提供個人盥洗用品、部分房型沒有浴巾,詳見住宿選擇。
六、出發前幾週,請自主訓練體能,不管騎腳踏車、快步走、重訓....都行(巨木群步道來回約11公里,不難走但就是距離長,走久了腿也會痠的)。
七、司馬庫斯聯外道路管制規定(從泰崗往司馬庫斯部落部落叉路口~竹60線39公里處)
我們經錦屏大橋、秀巒、司馬庫斯大橋,一路來到了司馬庫斯。
Q:景點有那些?
A:景點包含司馬庫斯社區、Koraw生態公園步道、部落巡禮、巨木群步道....
司馬庫斯
部落位於新竹尖石鄉,海拔約1500公尺,因為地處偏遠的後山,所以被稱為「黑色部落」
▲一路上車子搖搖晃晃的,很好睡,所以沒注意到司馬庫斯的入口牌樓。這張是從司馬庫斯部落小學往下拍攝的。
▲這裡的空氣非常清新,部落同時也是個無菸社區,但仍有少數遊客不知是沒看見標示?仍抽起菸來,讓人直想躲避這不喜歡的菸味!
▲雅竹餐廳前的台灣黑熊木雕
▲「生命之樹」(櫸木)~述說著遷徒的年代,由3個人物雕像作為代表,依循傳統的智慧,延續了泰雅族人豐富的生命共同體。
背著臼的「Makus」是部落開拓者(圖右)
抱著孩子的是「yaya」(媽媽),一雙巧手為家人織出美麗的服飾(圖左的左側面)。
「年輕勇士」腰繫泰雅彎刀,掮上扛著獵物,帶回部落一起共食,象徵分享文化(下圖)
▲「生命之樹」~ 年輕勇士腰繫泰雅彎刀,掮上扛著獵物
▲部落地圖
▲三顆石柱 司馬庫斯立石為記
▲石柱的意涵 ~三角石灶是人類煮食的方式,炊煙裊裊的聚落,代表著生命在此地活躍與繁衍。
現在這3顆石柱所象徵的意義,分別從歷史、信仰、Tnunan 3個面向,來突顯司馬庫斯部落集體所發展出來的生命見證。
Koraw生態公園步道
如果先走過生態公園步道,隔天再走巨木群步道,會發現巨木群步道好走多了,但也遠多了。從部落出發至巨木群步道約5.2公里,往返約4~5小時,是一般步道的2~3倍的距離,所以前一天先來試水溫,練練體力囉!
▲這是倚畍蘇龍的家~採用子父聯名制,倚畍是兒子的名字,蘇龍是爸爸的名字。
▲蛇菰 為寄生草本植物,一般是寄生在樹木的根上。
▲「Ko-raw」意味著「祖先在此耕種,落日時分要回部落,全身總是和著深黑色的泥土,代表著土地的肥沃,更透露出當時的豐收」。
200多年後的今日,小米園已不復在,還原森林的面貌,成為原生動物與植物的棲息地。生態公園步道約1公里,步行約1.5小時。
▲山路較窄些,因要注意路面,所以邊走邊拍,沒對好焦,照片較模糊!
▲觀景台
▲由觀景台遠眺司馬庫斯部落
▲圖右~迦南美食(餐廳),我們住的迦南小木屋還要再往上一點。
部落巡禮
(一)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
過去族人就學,路程約有25公里,孩子跋山涉水要花一天時間,才能到對面山頭的新光國小上學。部落的頭目、長老與族人於是下定決心,要成立台灣第一間泰雅族的森林小學,讓學習的命脈、根留部落。所以於2000年族人推動「部落教室」,2003年起設立新光國小司馬庫斯實驗分班,目前學生數24人。
▲以石板搭建屋頂
▲族人以漂流木與石板依循古法興建校舍。
▲教室下方為運動場
(二)小米倉
▲小米倉下有4根柱子,並設計有防止老鼠爬上來的裝置
▲這樣老鼠就不會爬上來了!
▲這是糯小米
▲糯小米 有一定的糯性,直鏈澱粉含量較高些。
▲啥?原來小米還有不同的種類啊,平常吃的時候都已煮好,根本就不認識小米穗長什麼樣呢!
▲這是另一種小米,只記得導覽說是常吃的小米啦!
(三)OLED燈
由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煇領軍的OLED照明研究團隊,成功研發無藍害、類燭光OLED路燈,因燈光柔和,所以不會吸引趨光性的昆蟲,能兼顧部落的照明,也可守護司馬庫斯的生態哦!
▲由族人尋找五葉松枯木的樹結(枝幹與主幹分叉處)做成燈罩,讓照明設備與自然生態結合~這就是十幾年來教育單位不斷在推廣的永續發展最好實例之一!
▲下午5點多,天色漸暗,OLED燈也漸亮了起來!
《新竹尖石鄉》3 挑戰成功~司馬庫斯巨木群步道(來回約11公里)
延伸閱讀~
《新竹尖石鄉》1 最接近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行前注意事項、生態公園&部落巡禮
《新竹尖石鄉》2 合作共生的司馬庫斯~住宿、餐廳、教會分享晚會
《新竹尖石鄉》3 挑戰成功~司馬庫斯巨木群步道(來回約11公里)